動效不夠Q彈應該怎么辦?
最近在工作上做了一個底部圖標——圈子:
點擊動效如下:
在整個制作的過程中總結了一些小經驗,今天分享給大家:
- 1.不能只是縱向形變
- 2.你的中心點別放錯了
- 3.為了生動,除了位移變化,長度也要變化
- 4.豐富更多的細節
1.不能只是縱向形變
最開始中間的兩個圓形做的效果是這樣的:
總感覺不夠q彈,不夠自然,后來找了一下原因,原來是因為我的形變只有縱向的拉伸。我們隨便看兩幀的數值:
只有縱向也就是y軸數值在變化。
我們試想下,如果一個有彈力的物體被壓扁,除了高度變矮以外,是不是橫向也會變胖,所以只有縱向變化就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才會看起來不自然。
于是我做了一些調整,除了縱向變化,橫向數字也隨之調整,調整后的效果如下:
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的看清效果,我們可以再看下兩個對比圖:
是不是后面的更加自然一些!
2.你的中心點別放錯了
在每個圖層都會有中心錨點: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錨點為止不一樣,那形成的動效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在k動畫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物體的中心點應該放在那里,并不是所有的動畫中心點都是在物體中心的。
比如我們這個動畫,類似于你用手去按這個物體,然后物體下面是一個地面:
在你用力的時候,物體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成為受阻力的開始,也就是形變的開始,所以我們的中心點就應該是物體與地面接觸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一下“錨點在物體中心”與“錨點在與地面接觸的地方”,二者的區別:
錨點在物體中心:
錨點在與地面接觸的地方:

很顯然,后者才符合單手指擠壓的現實規律,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3.為了生動,除了位移變化,長度也要變化
以前做的移動的動畫,基本就是位置有個回彈的動畫,比如下面這種:
這次這個線條有點不一樣,除了位移的上回彈,長度還會有微小變化,從短變長,再變短,我們可以看下有長度變化和沒長度變化的區別: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前者會更有細節,更Q彈!
4.豐富更多的細節
做到這里,大概的效果是這樣的:
當然,還可以繼續想辦法豐富細節,比如那兩個小線條冒出來之前,先冒出來更小的線條,豐富層次:
這樣可以讓整體更加熱鬧,更加耐看一些。
總結
以上就是這個小動效過程中的一些小思考,希望各位小伙伴可以活學活用,做出更好的作品,在視覺、體驗方面為自己所做的產品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什么是重復構成?

【AI教程】五步教你用AI制作公司印章效果 ...

學生作品丨來一波超好看UI設計作品!

【AI排版技巧】在AI軟件中如何調整字距效果...

學員采訪丨師兄師姐用行動告訴你思想決定高度!...

什么是ui交互設計?

開發文字錯位,UI設計師需要知道的解決辦法...

深圳學設計哪家學校有名?

ui設計和前端開發兩者有什么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