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守護的文明
大漠孤煙,黃沙遍地的天下,王家衛用一壇醉生夢死講了江湖;敦煌石窟,長河落日,遼闊蒼涼的世界,李云鶴用一生不離不棄說了守護。
圖片來源:敦煌莫高窟網
這位85歲的老人,修復文物60余年,經手彩塑500余身,壁畫4000平方米。把敦煌研究院的彩塑和壁畫修復技術提升到全國第一。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微博
李云鶴23歲時路經敦煌,偶遇敦煌研究院院長:常書鴻。那個為了石窟放棄榮華富貴的人,勸他留下來。于是連夜路都不敢走的他,在黑乎乎的洞窟里掃了3個月沙。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結束的時候常書鴻問他:你愿意負責文物保護嗎?他只說了一句:我愿意。像在婚禮上宣讀的誓詞,他心甘情愿了60多年。多年后他仍驕傲地說:我這輩子對文物沒有三心二意。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微博
那時候的莫高窟,路人都能隨意進。生火睡覺,墻上涂畫,是常有的事。李云鶴加入之前,甚至沒人專門負責修復壁畫和彩塑。他摸索了一段時間,找到常書鴻說這活兒沒法干,他要去學繪畫和雕塑。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常書鴻聽了一哆嗦,以為這根好苗子受不了,要轉行當美術家。結果李云鶴說:要修總得知道是怎么畫,怎么雕的。
圖片來源:CCTV-4 《謝謝了,我的家》
聽完后常院長松了口氣,錦衣玉食滿足不了你,畫畫高手我多的是。立馬讓他跟著美術組學。那待遇相當于武林八大派掌門一起教一個黃毛小子,是緣分,亦是造化。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1957年捷克專家來幫助修復壁畫。然而對方根本不教核心技術,用的材料都藏在牙膏管里,想看配料?沒門!李云鶴還是跟在屁股后面,試圖多看點,多學點。那段時光,真的是我們被全世界欺辱的日子。
圖片來源:敦煌石窟公共網
專家只呆兩天就跑了,因為他們要求蓋一個二層小樓,供他們洗澡。而當時我們喝水都要沉淀幾天沙子。但李云鶴偷藝還是有收獲的,學會用十字鉚固定壁畫,用注射器代替毛筆修補,他改良的方法沿用至今。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微博
看著他技藝一天天提高,常院長估摸這小子可以了,1962年大手一揮,把161窟開給他。這個晚唐洞窟開門的時候,風輕輕一吹,壁畫跟蒲公英一樣四散開來,碎了滿地。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修復材料,他千里迢迢從北京買原料。沒有實驗儀器測試,就用土方法:連蒸帶煮。沒有實驗室模擬不同環境,就自己把樣品從室內移到室外、從山下送到山上。夏天看,冬天盯,白天黑夜做對比,最終才得到第一批修復材料。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微博
他一天最多修復0.09平方米,耗時700多天,修復了60多平方米,使161窟成為敦煌研究院首個自主修復洞窟。
圖片來源:CCTV-4 《謝謝了,我的家》
雖然這邊拼命搶修,別的地方可不會等。那天他在窟里修復時,外面傳來一聲巨響,130窟塵土飛揚——墻塌了。拼死拼活每天修復零點幾平米,一下就塌了2平方,那時心里的除了痛就是恨。
圖片來源:敦煌石窟公共網
最后是李云鶴提出打鉚釘修復。他光測算、布點、論證就用了2年!嵌插300多個鋼筋鉚釬,如今這幅壁畫仍安然無恙。現在他也覺得墻上的鉚釘很丑,可那時都是先救命再說,稍有猶豫連灰都剩不下。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如果說壁畫修復的難度是闖閻王殿,那塑像修復相當于跟閻王爺搶人。不是用新材料重做缺失部分,而是把掉落的碎片一點點粘回去。新材料修得再好也是新的,不是文物就沒有價值。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現在的敦煌研究院,修復一個洞窟最快要2年,所有洞窟修遍最少要100年!李云鶴自己也清楚,只是說:雖然永遠修不完,永遠也修不好,但只要身體吃得消,就一輩子修下去。
1975年他將一幅西夏壁畫,整體剝取、搬遷,再復原續接到唐代壁畫邊上。這是全國首例。
圖片來源:敦煌莫高窟網
1998年他修復天梯山大佛,參考資料只有黑白遠景照,用平面照片修復立體大佛,以前的經驗技術全是擺設。最后把照片放大到極限,按照片和大佛殘存部分比例還原根據經驗完成修復。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2000年他將16窟和18窟整體搬遷!兩個洞窟:一個北魏、一個元代,40平方米壁畫和3尊塑像,被他從南湖店搬遷,在北區石窟群復原。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李云鶴退休后,院長又以帶徒弟的名義返聘。徒弟沒少教,被逐出師門的也不少。家宴上有徒弟說了句:有了這門手藝,這輩子吃飯不愁。他勃然大怒,當場斥責:文物修復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哪能當作賺錢的途徑。
圖片來源:CCTV-4 《謝謝了,我的家》
有個學生碰落一小塊壁畫皮,掉在指甲蓋上隨手彈了出去。被李云鶴看到,當場開除。他曾說皮肉破了可以再長,文物丟了就再也不會出現,他是把文物當作生命敬畏著。何為匠人?傾其一生,只為一事,方可稱匠。升官發財,請往他處,勿進此門。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因為敦煌石窟背負多年罵名的王道士,其實也可稱為匠人。很多人對他破口大罵,因為他做了這些事:白銀200兩賣英國斯坦因,古籍24箱;白銀350兩賣日本吉川小一郎,經書400余卷;白銀500兩賣法國伯希和,經卷6000卷。
圖片來源:敦煌莫高窟網
可是我希望你知道,他身為道士,卻一直守護著佛教圣地。剛發現密室時,他步行50里,贈經卷求鄉紳庇護,無果;上報縣令,視為廢紙,無果;上報布政司,命就地封存,無后話;報甘肅學政,要運費五千兩,作罷;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圖記》中說:王道士耗盡全部心血修復破敗廟宇,募捐所得盡用于修繕,自己從未花費其中一分一銀。那些被買走的珍貴文物,現在完好地保存在世界各大博物館。
圖片來源:敦煌莫高窟網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是某個人的責任,那是歷史對整個中國開的殘忍玩笑。如今王道士的墓碑仍在敦煌,希望你看到的時候,能幫他理理雜草,道一聲有勞。敦煌悠悠千古事,苦樂件件有誰知?
圖片來源:《甘肅新聞》
李云鶴和王道士,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守護著敦煌。有人說這種人傻,可就是這些“傻子”,守護著別人只會看兩眼就走的地方;有人說這種人呆,可就是這群“呆子”,才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留有證據。
你可以不認同他們的理念,但是!請不要在他們前進的路上說風涼話!不要對他們的努力指手畫腳!每一個為了信仰和理想拼盡全力的人,都值得尊敬。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成長貼 | 從游戲玩家成功晉升游戲原畫設計師...

透視分為幾種?你都知道嗎?

干貨丨動漫人物手部畫法教程!

成長帖∣興趣跟職業,我兩個都要了!!biu~...

【繪畫教程】如何畫眼睛?如何給眼睛上色?...

漫畫人物臉型怎么畫?

二次元漫畫人物的嘴巴怎么畫?

【繪畫知識】色彩基礎知識講解!

名畫里的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