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改編的《掃黑·決戰》比警匪片更驚悚
繼《人民的名義》一面墻的鈔票之后,“天上掉500萬”這種荒誕的場面也成真了。一個縣級的普通領導層,自己辦公室的天花板上藏著整整500萬的現金。
而這些錢財的主人,卻沒有《人民的名義》里趙處長蹲大牢悔過的“好運”——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從賓館的樓上跳了下來。
從電影開始,《掃黑·決戰》就不吝嗇這些極端刺激的符號運用:械斗、死傷、賄賂、官商勾結……
因為這部內容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里,這些都真實發生過。
至此,一場地方的掃黑除惡大戰,才剛剛拉開帷幕。
1掃黑:五彩斑斕的黑
故事的開篇,沒有故弄玄虛的鋪墊,也沒有暗藏玄機的設計。就和這場因為征地而起的斗毆一樣,簡單,粗暴。開發區征地,當地百姓不同意征地方案導致械斗,有人死了。
人命,是引出調查組進駐魏河縣的關鍵轉折。但此時沒有人會將這個環節視為主線劇情的過渡——因為有人死了。
怎么死的?
是一位年邁絕望的老人,渾身淋滿了汽油沖向人群,結果被征地的打手推入火種,和自己的莊稼地一起化為了焦炭。
沒有人會把兇殘的打手、靈堂的狼藉、還有和紙錢一起燒掉的舉報信當作藝術的夸張。因為現實只會比電影更加殘酷。
央視紀錄片《掃黑除惡——為了國泰民安》
于是宋一銳(姜武飾)帶著調查組來了。趙家村征地案所涉及的拆遷補償問題,就是要掃除的第一層“黑”。
村霸和侵吞補償款,只是最淡的一層黑色,明眼人都看得出,這群暴力催債,毆打抗議村民的混混之所以無法無天,仰仗的是他們背后更黑的一層保護傘。
但也正因為他們是最淺層的黑,所以不管是在調查組駐地安裝竊聽設備,還是還帶著墨香的假賬,都顯得拙劣不堪。
于是很快,順著村霸交代的線索,揪到了第二個關鍵人物:齊飛宇。
這位與縣長曹志遠交好的官員,在一個加班的夜晚消失了——在調查組到來之前。
緊接著他就莫名其妙地出現在調查組的駐地,并且跳樓自殺,500萬的補償款,也在他辦公室的天花板上發現。
看到這里,熒幕前觀眾心底會不由自主地滲出一絲寒意。齊飛宇與當地村霸、開發商勾結,侵吞補償款,事發后畏罪自殺,500萬補償款全數追回。以齊飛宇的死為句號,似乎這個故事已經圓滿無缺。
但沒有人忘記這一分不少的500萬,從天花板上傾倒下來,與其說是完璧歸趙,不如說是齊飛宇的“買命錢”。
也沒有人忘記齊飛宇是如何莫名其妙地出現在調查組駐地,并且跳樓自殺,這一詭異的事實。
更沒有人忘記,那個在看守所,卻活得好似皇帝一般的,宏遠集團老板孫志彪(金世佳飾)。
他從一開始,就用自己病態神經質的表現,明明白白告訴所有觀眾,我就是縣長曹志遠口中的“黑惡勢力”。
娛樂城糜爛不堪的泳池派對,派出所所長的畢恭畢敬,還有證人劉立軍(趙毅飾)親眼所見的用違禁藥品強奸服務生。
孫志彪毫不遮掩自己身上滿是血腥味的“黑”。
影片里所有人的“黑”都是依附于孫志彪而生的。魏河縣派出所負責人魏大勇(董博睿飾)的縱容包庇,濱河集團林巧兒(李倩飾)大肆倒賣政府招標項目,坑害中間商和工人。甚至連安坐在主席臺正中央的縣長曹志遠,都和這個人有著千絲萬連的瓜葛。黑得五彩斑斕,黑得讓人不寒而栗,黑得讓所有人下決心,一定要除惡。
2除惡:千人千面的錯
從中間商劉立軍的線索開始,魏河縣深不可測的河水下,猙獰的礁石開始慢慢顯露出來。
孫志彪是個近乎瘋狂的人,他對所有用于享受的事物充滿了病態的占有欲。金錢、美女、權力,以及他最想要卻遙不可及的東西——親情。
在曹志遠父親生日的家宴上,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終于撕開了表面毫無牽連的假象。一個擁抱了自己的哥哥,一個狠狠給了自己弟弟幾耳光。
這一幕的意義不僅是完成了對“兩面人”縣長曹志遠的構造,也是為孫志彪這個“惡”得有些瘋狂的人,構建了立體多元的靈魂。
金世佳在知乎中提到:宋一銳與孫志彪必須要讓人看起來像是真正的對手,以此來掩蓋曹志遠暗處的身份。
事實上,瘋狂的孫志彪更像是曹志遠,甚至他們共同的父親的影子,是所有人欲念的放大鏡。他不僅吸引了宋一銳所有的注意,更是替其他人把所有的臟事做絕的一把刀。
于是在老宅里,來自哥哥曹志遠的質問和勸誡,就顯得非常諷刺和可笑。
他的暴怒,更像是一次對自己的拷問,曹志遠問自己弟弟良心,問人性,問他這么狠心,事實上也是在拷問自己已經麻木的心靈。
弟弟在親情上的缺失,以至于性格乖張,他有沒有責任?
金世佳在回應中也提到了被刪減的戲份,例如曹志遠發現孫志彪吸毒的事實,老爺子的沉默和包庇。雖然這些缺失讓孫志彪這個人物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感受到他瘋狂背后的蒼涼,但好在他的哥哥曹志遠,撐住了剩下所有的空白。
“兩面人”曹志遠,魏河縣縣長,整部《掃黑·決戰》的靈魂人物。
對演員張頌文的贊美多說無益。繞來繞去,還是想說回電影上映后放出的這一段7分鐘無劇本獨白。
在自述里,曹志遠提到了和齊飛宇一同入黨的往事,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與他在雨夜里祭奠好友,卻又毫不留情地當面要求齊飛宇自殺頂罪交織重疊起來。
他講到了自己在工作中對弟弟的包庇和默許,說不知道拆遷款在孫志彪和情婦林巧兒手里是如何瓜分的。但他知道,林巧兒拿出了一部分,給自己在瑞士銀行開了賬戶。
曹志遠曾夢想著如文天祥般“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他手上的手機,也曾給孫志彪發過狙殺證人的命令。
兩面人的險惡,就在于鐵面無私的黑臉下,藏著一張屬于大奸之人的白臉。
但如果,以此說《掃黑·決戰》屬于“張頌文的電影”,這種評價又顯得太過于武斷。《掃黑·除惡》不是《人民的名義》,黑白交織的群像個個都有足夠的篇幅展開。這是一場有針對性的定點打擊。所以每個角色身上必然有著或多或少的陰暗面。
調查組,還有他們背后的原型們,或許更不愿意自己的個性為觀眾們所知。因為當他們走到群眾的認知里時,就意味著苦難已經發生。
相比較千人千面的“惡”,如何展現光正偉岸的“善”,往往會因為空話連篇而造成人物扁平化。
所以姜武在人物的表現上頗有種“以暴制暴”的意味。和集資的抗議群眾打成一團不體面也不像是主角該做的事,但正是因為這些“善”表現起來的無力與尷尬,才給了這個看似粗魯沉默的組長,在伸張正義之外,一些人性化的“偏袒”。
我們要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如果當群眾在誤會下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呢?
最后抓捕孫志彪時那場肉搏戲是全片的重頭。看似荒唐,為了電影效果而制作效果,但根源上是一種意象的完整,以及對觀眾的回應。
孫志彪在調查組離開時撒的冥幣紙錢,被宋一銳保管好,在抓捕成功后還給了孫志彪。這富有黑色幽默的一幕,既是命題作文里必不可少的結尾點睛,也是把觀眾心里“邪不壓正”這一樸素的價值觀宣泄了出來。
道德、守序,是給好人的體面,在惡人面前,行得通的道理永遠是拳頭、法律以及公理。孫志彪只懂得拳頭,所以他無惡不作。曹志遠懂法律,所以他偽裝成了一個好縣長。宋一銳三者都懂,所以他帶著調查組掃黑除惡,拯救了魏河縣。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學員采訪丨師兄幾句心里話,了解當前最真實影視行情...

Pr和剪映的比較,誰更勝一籌?

PR和剪映夢幻聯動!原來還可以這么加字幕?...

pr好學還是ps好學?

怎么用pr給視頻添加暗角?

影視后期接私單有哪些平臺?

AE預覽一半就自動停止了如何解決?

如何將電影中的精彩片段剪成一個小視頻呢?...

cg動畫和特效的區別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