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rush中的各種貼圖都有什么區別?
我們都知道,在ZBrush中的三種修正虛擬三維物體表面形狀的貼圖分別是bump,normal和displacement,就是我們常說的凹凸貼圖、法線貼圖和置換貼圖。這三個術語在現在的電影工業技術中也是很重要的概念。下面簡單介紹Zbrush貼圖的一些相關知識。
我們現在的銀幕早就充斥著電腦生成的虛擬物體,這些虛擬物體是電腦中生成的物體,但這些物體比較現實中的物體沒有那么多細致的表面。因而需要用平面映射的方式加入更多的細節。這些用作映射的圖片被稱作貼圖。貼圖有很多種。其中有一些是用于修正物體表面形狀的,像凹凸貼圖、法線貼圖和置換貼圖。
矢量置換貼圖:傳統置換貼圖[Displacement Mapping]以灰度記錄細節,不像凹凸貼圖或法線貼圖技術,本質都是在制作凹凸效果的假象,而置換貼圖是真正通過貼圖以細分的方式制作出凹凸的表面,但傳統置換貼圖只能計算出單方向的凹凸,而矢量置換貼圖是傳統置換貼圖的升級版,有點類似凹凸貼圖與法線貼圖的概念,會比傳統置換貼圖更加精確。
凹凸貼圖:因為有明暗光影效果,我們才能將平面理解成立體,但普通凹凸貼圖靠灰度值單方向記錄凹凸值,一旦視覺變化,看起來就會像一張簡單的畫有圖案的平面了。
法線貼圖:法線(Normal)是垂直于一個面的線,一條法線是一個三維向量,一個三維向量由x、y、z等3個分量組成,法線貼圖借色彩之值存法線之向,巧妙的存儲,記錄的是每個點上的法線的方向,相對于平面的一個差值來實時的生成新的有過光影變化的貼圖,從而實現立體效果,R通道編碼法線方向的左右軸,G通道編碼法線方向的上下軸,B通道編碼垂直深度。
凹凸貼圖和法線貼圖都是通過改變物體表面法線的方法來模擬物體表面細節的。但不同之處在于,凹凸貼圖用單一的方式來改變法線。使原本的法線與攝像機的夾角發生變化。而法線貼圖則利用三種通道完全重新描述模擬的法線信息。在表現上,凹凸貼圖可以表現出有限的凹凸感,而法線貼圖在這基礎上還可以表現出準確的光線反射。
而置換貼圖并不是利用法線來模擬。置換貼圖是在原物體表面直接根據貼圖信息改變模型的形狀。從而實現了更真實的凹凸效果。不但有正常的光線反射,還能生成正確的陰影和輪廓。
切線坐標方式置換(Tangent space):適合變形運動的物體。
世界坐標置換方式(World Space):適合沒有運動變化的物體,例如場景、道具等沒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適合置換貼圖的方式,最好使用32Bit,儲存的信息較多,最主要的區別為Alpha Gain與Alpha Offset值不同,通常打開vd SUV vd Snormals[軟化UV和法線]。
Create Diagnostic Files[創建測試文件]因為矢量置換貼圖還沒有形成一個規范,所以需要到外部軟件進行測試,然后更改相應的輸出矢量置換貼圖的數值,需輸出到無中文路徑,且MAYA2012以上版本才支持矢量置換。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升,置換貼圖的應用也將會越來越廣泛。
以上就不本期分享的內容了,希望對各位小伙伴有所幫助~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Marmoset toolbag 基礎界面操作及人物渲染教程...

ZBrush 3D通用變形操作器的設置及使用技巧!...

教你幾種Maya人體建模建模方法!

超簡單的C4D手部建模教程!

14個SU建模思路與技巧,畫圖效率提升10倍!...

Blender是什么軟件?

維京人次世代模型的制作過程和思路分享!

2d建模有哪些軟件?

C4D如何導出PNG格式透明圖片?
